《世界是如何思考的》基本信息

书名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一部哲学全球通史
作者 [英] 朱利安·巴吉尼
类别 人文社科 / 哲学 / 比较哲学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后浪智慧宫
出版时间 2022年5月
评分 8.1(豆瓣)
ISBN 9787513937399
语言 简体中文
标签 哲学通史、比较哲学、思维方式、文化思想
定价 ¥70.00
电子书格式 PDF | EPUB | MOBI
资源下载方式 网盘下载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内容介绍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一部哲学全球通史》由朱利安·巴吉尼撰写,是一本以比较哲学为路径,对东西方、南亚、伊斯兰文化等区域的哲学思考方式进行贯通式梳理的著作。作者不拘泥于传统西方中心视角,而试图从“我们怎样思考世界”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呈现一个多元交织的哲学图谱。

书中从“认知”和“逻辑”出发,探讨语言、神学、实用主义、传统与现代理性等思考类别的差异与共性;接着进一步审视“世界是怎样的”——时空、无我、一体性、自然主义等主题;随后转向“我们是谁”——自我、关系性自我、原子化个体等;最后回到“世界如何生活”——和谐、美德、正义、精神解脱等议题。巴吉尼通过跨文化案例引导读者反思自身文明传统在普遍命题里的位置。

在作者看来,哲学不仅是思想家的修辞游戏,更是文化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不同文明的哲学路径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理解“别人怎么思考世界”,正是理解我们自己思维背后的前提之一。

全书语言通达,却在思想维度极具张力。作者并不追求“谁对谁错”的评价,而在开放对话中揭示哲学传统的张力冲突与可能融合路径,让读者在思考碰撞中认识更完整的“世界思考样态”。

你读到的不只是哲学史,更是一种反思工具:它既能让你看到不同文化的智慧脉络,也能让你意识——自己习以为常的思考方式也只是其中一种可能。它是一场关于看见他者思考、重塑自己视角的旅行。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金句

  • “虚无是存在的中心……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极其理性和科学的。”
  • “理解并不必然包含认可或接受:它可能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适合人群

  • 对哲学与文化比较有兴趣的读者
  • 希望跳出西方中心视角,理解不同文明思考方式的人
  • 社会科学、跨文化研究者与学生
  • 渴望开阔思想版图、重构世界观的读者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读书笔记

读到“语言与逻辑”的篇章,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日常使用的“理性”标准,不一定是世界通用的思维范式。书中通过东亚、印度、伊斯兰诸传统对逻辑、真理的理解对比,把“理性”从一种习惯化的自明假设中抽离出来。

在“我们是谁”部分,作者讨论“自我”的碎片性与关系性。这让我反思现代个体化语境下的“孤独自我”:或许自我是由关系与文化结构支撑的,不是孤立生长的岛屿。

讨论“世界如何生活”的章节尤其令人动容:哲学在讨论美德、义、和谐、精神解脱时,不再只是抽象命题,而与日常生活紧密交接,我看到自己文化传统中的价值选择,也看到别处的可能路径。

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保持一种张开的姿态:接受不同文明用不同方式思考“世界是什么”“人为何在此”的命题。它提醒我:思想对话不是统一,而是相互启发。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适合速读,每个章节都值得停下来反思、回头再读。它是一本“用来思考”的书,而不仅仅是“读完就放”的读物。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用户评论

  • “这部硬核哲学读物帮我们处理人与世界关系。” — 豆瓣读者 “ly的读享生活”
  • “作者游刃有余地穿梭于西方哲学、东亚、印度、伊斯兰哲学中,并巧妙比较异同。” — 豆瓣书评 “哲学的力量”
  • “它不是信息堆积,而是对话框架的建构。” — 书评摘录

推荐理由

如果你已厌倦以西方哲学为唯一坐标的世界地图,那么《世界是如何思考的》将是你翻开的第一页。它既不是空洞的文化拼盘,也不是冷冰的学术论述,而是一次跨文明的对话邀请,让你在思想的洪流中看到多样可能。唯有理解别人如何思考,才能更清晰地理解自己思考的边界。

朱利安·巴吉尼介绍

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是英国哲学家、哲学普及作家,伦敦大学学院哲学博士。

他长期致力于将哲学与公共对话结合,是《哲学家杂志》的联合创办人和主编,也为《卫报》《独立报》《金融时报》等撰稿。

他的其他作品包括:《自愿被吃的猪》(The Pig That Wants To Be Eaten)、《新闻挖挖挖》(Making Sense)等,在哲学普及界影响较大。

朱利安·巴吉尼其他作品

  • 《自愿被吃的猪:100个哲学思考实验》
  • 《新闻挖挖挖:头条背后的哲学》
  • 《哲学思维》
  • 《只有这本!必读的西方五大哲学家经典》

相关电子书推荐

  • 《存在主义咖啡馆》 — 莎拉·贝克韦尔
  • 《西方哲学简史》 — 伯特兰·罗素
  • 《世界哲学地图》 — 诸多作者合集
  • 《哲学的慰藉》 — 阿兰·德波顿
  • 《哲学家在想什么》 — 朱利安·巴吉尼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目录

关于人名的说明 /i
引 言 /iii
序 言 /xi

第一部分:世界是如何认知的
1 洞见
2 言语道断
3 神学抑或哲学?
4 逻辑
5 世俗理性
6 实用主义
7 传统
8 结 语

第二部分:世界是怎样的
9 时间
10 业力
11 空
12 自然主义
13 一体性
14 还原论
15 结 论

第三部分:世界中的我们是谁
16 无我
17 关系性自我
18 原子化的自我
19 结 论

第四部分:世界是如何生活的
20 和谐
21 美德
22 道德典范
23 精神解脱
24 瞬息
25 公正
26 结 论

第五部分:结语
27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
28 地域意识
致 谢
注 释
出版后记

总结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是一部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哲学作品,它带你走出习以为常的思考陷阱,去欣赏与对话文明间交织的思想路径。它不是提供答案的地图,而是打开视野的钥匙。若你愿意把哲学带入生活、把多元带入思维,那么这本书将是你通往宽广心灵的一座桥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